发布日期:[2022-03-18 09:24:12] 点击次数: [6441]
信息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具有市场化、国际化的典型特性,被誉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对于消费者而言,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可以从供给端发挥“保底线”“拉高线”的作用,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同时,可以从需求端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证明,指导消费行为,增强消费信心,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
质量认证
截至2021年底(下同),我国共颁发产品、管理体系、服务认证证书302万张,涉及87万家企业和组织。其中,产品认证(包括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工业产品认证和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139.1万张、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57.6万张、服务认证证书5.3万张。我国颁发认证证书和获证组织数量居世界第一。
保障安全“底线”,强化消费安全。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家用电器、手机、汽车、玩具、建材等17类103种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累计颁发有效CCC认证证书45.5万张,避免消费者遭受产品安全伤害。针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开展App安全认证工作,在网上购物、地图导航等19个领域颁发证书56张,覆盖支付宝、云闪付、百度地图、苏宁易购等常用APP,引导消费者选用安全产品;在金融、交通、电商等行业开展数据安全管理认证试点,加强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安全保护。
拉升质量“高线”,促进消费升级。适应高端消费、智能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趋势,在食品农产品、消费品和生活服务领域,大力推行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智能家电等高端品质认证和商品售后服务、养老、健康、金融等服务认证,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营造放心优质消费环境。全国共有1.5万家企业获得2.4万余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机产品年销售额突破800亿元。实施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将建材、快递包装、电器电子产品等近90种产品纳入绿色产品认证范围,颁发绿色产品认证证书18万余张、获证企业2万余家,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引领生态绿色消费。
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引导消费回流。深入实施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鼓励企业按照相同标准生产达到相同质量水准的出口产品和内销产品,建设“三同”公共服务平台,帮助消费者不出国门也能享受到与国际市场同等的消费品质。目前,“同线同标同质”已从食品农产品扩展至一般消费品,“三同”公共服务平台上的“三同”产品近1万种、企业约3000家。
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促进小微企业质量提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优良方法,可以帮助小微企业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运用认证手段帮助小微企业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全国各地共出台265项激励政策,为超过9万家企业免费培训37.4万人次,127家认证机构为36个行业的5639家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帮扶,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提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市场供给产品和服务质量。
强化认证市场监管,提升认证公信力。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平台可及、数据可靠、消费者可见、产品可溯”的CCC认证证书电商平台联网核查机制,推动线上线下监管一体化。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CCC认证证书联网核查,对接“云桥”数据接口,实时核查平台销售CCC产品的证书状态,对无证书或者证书失效的直接拦截或者下架处理。2021年,电商平台联网核查CCC证书共计8176.9万次,涉及商家171.8万家,因无证书或者证书失效等原因拦截下架CCC产品共计128.3万件。与此同时,对认证从业机构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覆盖儿童用品领域的6家CCC指定认证机构,对认证违法违规问题予以严肃处理,督促认证机构严把发证质量关;对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CCC产品、有机产品进行重点抽查,发现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立刻督促认证机构暂停或者撤销相应认证证书,并公布抽查结果,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认可检验检测
倾听民声,畅通咨询、投诉、举报渠道。通过全国12315平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咨询电话和咨询邮箱服务,为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提供多渠道,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自2021年3月中旬开通咨询热线以来,已接听解决相关各种问题咨询电话3000余个,办理群众留言咨询600余件。
维护民利,规范检验检测市场秩序。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以群众反映问题最多的生态环境和机动车检验等领域为重点,着力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专项整治。近3年来,全国累计检查检验检测机构4.47万家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6000多起,撤销、注销876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移送公安司法机关21起违法案件。集中整治利用网络交易平台违法售卖假冒检验检测报告、检验检测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国共督促1886家网络交易平台核验48万家平台内经营者资质,处置违规经营者5023家,立案查处相关违法违规案件31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4起。积极创新监管方式,上线开通“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平台,累计查询量已超150万余次。
顺应民意,着力推进检验检测改革。全面实行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度,推行网上审批,试行电子证书,压缩许可和技术评审时限。检验检测机构从申请到获准证书开展服务,所需时间从80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全国通过告知承诺办理资质认定许可2900件次。已有29个省实施网上全流程办理。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近4.9万家,当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近5.67亿份,营业收入3586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率达14.7%,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检验检测市场。
服务民生,强化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作用。以食品、纺织、电器等民生消费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19项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和盲样考核,推动检验检测机构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质检中心管理的意见》,进一步严格国家质检中心建设标准。
惠及民众,广泛组织开展便民活动。免费公开全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标准197项,便利广大从业机构学习运用,降低机构经营负担。组织举办2021年“世界认可日”“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主题活动,发起成立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升级创新联盟,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正式上线认证认可标准化、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和合格评定服务企业“走出去”等3个信息服务平台。